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一一

一個計畫:架一個wordpress的部落格網站
一本書:一個都不留
一種語言:英文
一篇小說:宇鯨
一種運動:棒球
一項習慣:活動筋骨
一項作息:十二點半前上床

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

黃色蠟筆

「碰──!」公寓鐵門被重重甩上,在這條連隔壁人家炒菜油煎的吱吱聲都可清楚耳聞的寧靜巷內,顯得格外刺耳。

小櫻將自己的專注從眼前的作業簿上移開,攀附樓梯而上的雜沓腳步聲挑動小櫻警覺的神經。

她迅速地將擺在桌上一盒攤開的蠟筆掃進一旁的紙袋中,畢竟這是她向坐在隔壁的好朋友佩琪借來、有二十四種不同顏色的彩色蠟筆。雖然這盒蠟筆佩琪用過好幾次了,但是佩琪喜歡畫小小可愛的圖,除了黃色的那支,是一次不小心被弟弟拿去牆上塗鴉到只剩一節小拇指般的長度外,「其他的應該夠小櫻完成這次的作業了。」佩琪說。

其實原本佩琪還想把新買來的蠟筆裡的黃色那支折一半給小櫻,不過小櫻拒絕了。「這樣就夠用了。」小櫻告訴佩琪。在她們那還不知道「感激」這個詞彙到底與自然課本裡介紹的母雞、公雞有什麼差異的年紀裡,她只能牽著佩琪的手,向這位小櫻上小學以來結交到的最好的朋友表達謝意。

不過,借到蠟筆並不代表就能完成老師交代的作業。雖然小櫻一回家便興奮地捧出作業簿與佩琪的蠟筆,但是這份作業卻比之前那些抄生字、算算數之類的作業更令她傷透腦筋,發呆許久不知該如何下手。而現在,從門縫外瀰漫入內的氣味與一男一女在樓梯口嬉笑碰撞的聲響清楚地告訴她已經沒時間花費氣力在這份作業上,要趕快找地方躲好,不然被媽媽發現就糟了。
小櫻一把抓起桌上的紙袋與作業簿,熟練地拉開套房角落邊的壁櫥,撥開成捲的棉被,把自己塞擠到棉被旁關門蹲坐。棉被吐出的霉味直噴小櫻的臉,嗆鼻一如往常。

濃郁腥臭的酒氣隨著大門開啟瞬間瀰漫斗室,男女的嬉笑聲轉趨支吾,而小櫻只能透過門上的細縫望向外頭。

又是一個不認識的叔叔。

不過老師交代的作業還是要做,小櫻知道在她等到疲憊睡著之前還有一段漫漫長夜。現在,她只能透過門縫溢進來的微光做作業。

一個人的家庭作業。望著壁櫥外的男女,她突然好想爸爸。別的同學都有爸爸,她也想要一個。但是她是絕對不能問媽媽要一個爸爸,因為經驗告訴她,這麼做一點好處都沒有。她只能瞇眼窺視外頭欺身壓在媽媽身上那位不認識的叔叔的背影,幻想爸爸的樣子。他的眼睛跟頭髮應該是黑色的吧?喜歡穿藍色的衣服嗎?會戴紅色的帽子吧?還有褲子跟膚色,所有爸爸應該的樣子是什麼,小櫻不知道,也不重要。反正,此刻她在壁櫥裡分辨不出那些蠟筆的顏色。除了那支剩下一小截的黃色蠟筆。


隔天,當王老師拿到作業簿的時候,納悶她為什麼會交出一張僅有黃色的人形塗鴉。畢竟,就算是其他同學以家裡養的瑪爾濟斯充當作業的主角,也都還在他的預期範圍之內。只是面對小櫻交出一張僅用黃色蠟筆畫出來的、很勉強才看得出是個人形的那一幅,卻令他不知該如何是好。

王老師也知道班上有不少同學是單親家庭或是隔代教養,因此他出的作業是要小朋友們畫出自己最愛的家人,沒有限定對象,「就算要畫家裡養的寵物也可以。」
他記得他昨天是這樣交代班上的學生。

2012年1月7日 星期六

橫行


總仔牙根一咬,跳跨過已平放的柵欄,閉著眼睛往前直衝。
平交道上警鈴大作、列車汽笛直鳴,還有一群太空衣人在平交道的那一邊望著總仔離去。總仔不敢停下腳步。但是剛剛千鈞一髮與死亡列車賽跑贏了的快感卻無可遏止地浮上心頭,讓嘴角不禁上揚。他回頭瞄一眼拋在身後錯愕的群眾、驚慌的鐵道管理員,還有那群莫名其妙的太空衣人。
眼前一條小巷,總仔急拐進去。
他四下張望確定沒人追上後,終於能稍事喘息,並擠出一點時間搜尋腦袋裡的記憶,試圖了解為什麼會有一群穿著太空衣的人追逐自己。
只是他沒辦法知道太多。不論怎麼努力搜刮腸肚,記憶始終如被捏碎的泡麵一般無法綿貫成條理。唯一剩下的是他還知道自己叫總仔,他的故鄉與童年,至於年歲漸長後的記憶,則是一片又一片孤立又剝離的碎片,再也無法檢視,更遑論運用了。
啊──!一旁的拔尖的叫聲將總仔從迷失的痛苦中拉回現實,下意識拔腿就跑!
搶一步邁出巷口的總仔,發覺周遭聚集了愈來愈多人,大家一臉驚恐的表情讓總仔不得其解,為什麼他們驚怖的眼光可以如此容易聚焦在我的身上?從小就不是眾人焦點的他,不論外表或身材,都是名符其實的「普通人」,絕不可能會造成人們如此大規模的注目。
總仔不敢停下腳步,只能讓所有的思緒蓄積在雙腳,一腳疊追一腳,讓記憶引爆的混亂不致於損耗到自己逃離的任何可能性。
不過,有個模糊巨大的影子卻始終尾隨著他。雖然全神貫注於逃跑,但總仔卻無法不去注意那個從他身上投射出去的陰影,昏灰、巨大,形狀怪異。然而,在急奔經過一幢高雅現代並以玻璃帷幕落地裝鑲門面的銀行外牆中,總仔終於發現了所有問題的根源所在......
總仔原本平放的眼柄直豎而起,張嘴吐著薄沫,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見
一頭龐大的蟳蟹矗立在總仔眼前。當原本連結眼球的眼柄,從因奔跑而平放在前的角度變成直豎後,總仔終於瞧見自己身上的硬甲,其餘的腳肢則是緊伏在腹,他只用了蹼狀後腿踩踏在滾燙的水泥路上,每當身上殘存的水份一滴到地上,隨即被陽光蒸發消散。
要怎麼才能夠相信自己變成了一隻螃蟹?總仔差一點沒朝天跌跤,但是天空中滿佈的直升機卻給了他這輩子從沒擁有過的驚人力量。
應該要往海邊。
總仔心想,他嘗試舒展尚未能運用自如的其餘肢腳,緩緩壓下身子讓八腳伏地。畢竟八隻腳比兩隻腳要快多了,而他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海邊。
雖然總仔心頭疑雲密布,所有的問題都有待釐清,但是他知道,唯有去到深海中,才能夠安靜思考。
至於被眾人追逐的當下,他只有盡其所能地,橫行於市。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給陶樂絲


我覺得上頭那篇文章還蠻符合我上一篇文章所提的問題。

雖然不是完全正相關,但卻也適時地提醒我,我寫文的目的是什麼?而我,究竟是要寫給誰看?

有很多人都會將寫作的過程譬喻成一段旅途,途中風景千變萬化,而終點亦充滿驚奇。但是,少有人知道,等在終點的究竟是什麼。

記得有位作家曾經將寫作描述成「在夜間開車」。在烏漆墨黑的夜裡,你只能看到車燈照亮的前方,而前途一片黑茫。但你不會因此擔心,因為你知道自己要去什麼地方。盡管朝著要去的地方開就是了。

而寫文,既然是要寫給人家看的,當然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對象是誰。要試著跟他對話、跟他聊天,重要的是要想辦法讓自己成為那「唯一一個逃出來向你報信的人」。

親愛的報信人啊,請告訴人們,你經歷了怎樣的旅程,遇見如何的人群,艱辛渡過湍急的險惡,終於站在他人的面前,成為那唯一的報信人。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土徵條例過關 【切八段】懶人包

LAND JUSTICE

 以下文章引用自:http://blog.chinatimes.com/dander/archive/2011/12/14/1079386.html

土徵條例過關 【切八段】懶人包

 
土地徵收條例蠻橫過關,無疑是朝野立委的照妖鏡。爭議如此重大的法案,在野黨打放水球、同意逕付二讀,甚至連甲級動員都懶得動;然而,最混蛋的當然是投票通過法案的三十六名執政黨立委,因此,「農陣」在臉書發起抵制活動,我稱之為「切八段」運動,請大家不要投票給這些偉大的立法委員。


為了讓大家理解,為何應該跟這些立委「切八段」,我決定做一個懶人包。
說來有點變態,每當我心生堵爛,就忍不住想做懶人包(例如樂生大埔美麗灣),不知算不算是一種「壓力創傷症候群」(大笑)。


如果你想知道,「土地徵收條例」干你屁事,為何這次修法會引發眾怒,可以先看這兩篇:
如果哪天你家要被強制徵收...   
   1. 政府想徵收就可以徵收,以市價作為徵收價,市價多少政府說的算。
   2. 人民對於土地徵收無陳情、諮商管道。國家要你的的菜園,你沒第二句話"不"。
   3. 被徵收者,必須符合:居住事實1年以上,切須符合中低收入戶,才有相關的安置計畫。言下之意,不巧你非中低收入戶,一個月賺兩三萬,但政府要你滾,你就得滾,當遊民政府也不會管你,因為"依法行政"。
   4. 為了養地圖利,企業可假政府之手可以任意徵收農作用地,嚴重破壞農業自給比例的平衡。
   5. 對公益性與必要性的規定模糊,政府覺得重要且必要就得以徵收,有如大老爺挑小妾。且亦已違反大法官釋憲:法規須詳盡、不厭其詳。
   6. 徵收下限40%,且無限定徵收地地上權使用, 使政府可能以此漏洞斂財於民,以及因下限過低,使徵收誘因無法被有效的制衡。



寒風中的老農新版《土徵法》看似將民間關於「土地正義」的訴求全都納入,但究其實質,卻與行政院憑「自由心證」推動徵地開發案、地方政府補償金無法讓迫遷農民重建家園的現狀沒有太大差別。既然如此,新版《土徵法》何來落實「土地正義」可言?


關於法案協商、通過的第一手直擊,建議一讀苦勞網的兩篇報導:
【土徵修法】立院三讀 農民憤怒 警滅火爆衝突今天通過的《土徵條例》在基本結構上,完全沒有改變過去忽視「公益必要性」任意摧殘人權的本質,馬、吳等人在面對大埔毀田事件之後,所表現出的「善意」、與「土地正義」的宣示,從修法過程,完全看不出具體的態度,「實在沒有辦法給這一次的修法任何肯定」蔡培慧說。
假修法、真騙票 農民怒火不息、誓言繼續爭取土地正義這 樣的結果,讓在場數百位一大早就從全國各地聚集而來靜坐監督修法的農民、青年、學者們激動怒吼、聲淚俱下。八里台北港反徵收自救會已高齡70歲的汪菊阿嬤 痛哭表示,這樣的結果,要叫她和她已年逾百歲的婆婆住到哪裡去?建國百年的政府為什麼不肯好好照顧人民,卻要這樣逼死人民?


至於昨天通過的政院版本,與民間版本有何不同、爭議點在哪裡,請參考朱淑娟的詳盡整理:
土地徵收條例修正案三讀 追求土地正義 人民仍須努力一次修法的輸贏並不重要,因為修法年年都可再提,重點是把這次修法不對等的程序正義要回來,例如這次草案未經委員會逐條討論即逕付二讀,然後這麼複雜的法案,匆匆忙忙在兩天內協商、表決,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作法。所以,要爭土地正義,得先要回程序正義。


甚至有人將朱淑娟的整理,作成一目瞭然的表格(泥砍砍,就是有這麼多熱心的善心人士)
土徵條例各版本比較表


許多學者一路支持農民團體,要求政府不應再浮濫徵收,並猛烈抨擊新版修正案,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的意見可作代表:
寒風苦守 農團怒土徵「假修法真騙票」!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表示,舊版土徵條例制訂於民國75年,當時台灣仍處戒嚴時期,所以徵收條例充滿戒嚴思維,並不具備保障人民財產功能,如今好不容易修法,執政黨卻通過與戒嚴時期沒有分別的修正案,人民的土地與財產仍處無保障狀態,浮濫徵收現象也看不出有杜絕的可能性。


關於徐世榮的觀點,這份由演講整理而成的PDF檔,闡述更為完整細膩:
浮濫徵收與土地正義


這個混蛋法案直接衝擊許多人的生命,關於這些被政治無情踐踏的臉孔,我強烈推薦閱讀兩篇文章:
祭奠未來灣寶的農民洪箱,很著急、氣憤,哭著搶著麥克風大吼:「我們連發洩都不行嗎?這種法修成這樣乾脆不要修!」、「是有真的要放火燒掉立法院了嗎!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們!」、「如果你家要被徵收,你不會想反抗嗎!」從早上到現在,不記得洪箱掉過幾次淚。
一早,八里台北港特定區受害者汪菊哭,洪箱就跟著哭。她們兩個和璞玉的老農謝見祥、二重埔的農民劉慶昌,一起進去立法院議場,四個人喊著口號,要立法院長王金平聽聽她們的聲音。警察人牆,擋住她們的去路。立院諸公在舒適的議場裡,判定她們的生死,卻連一面都不肯見。
這個國家進步在哪?獲選台灣十大經典好米的阿燈大哥,上台說:「各位,我的稻田也被徵收了。」連續三年獲得竹北稻米大賽前三名的農民,土地被璞玉計畫徵收,而規劃中的台大校區,迄今閒置十年。
七十歲的阿嬤泛著淚,因為她一百歲的母親,可能隨時流離失所。一位客家老農,在台上講到最後,突然大聲唱起大家都聽不太懂的山歌,彷彿為了召喚什麼,彷彿他已經不知道還能做什麼,能讓他內心平靜。我似乎可以想像他腦中的畫面。
志寧上台了,唱歌前,他深深九十度鞠躬:抱歉各位長輩,讓你們受苦了。


或是這一篇,關於「土地正義」的漫長道路,如何被政治人物粗暴收割:
這兩年,我在凱道上學的正義這兩年,如果說我在凱道有學到甚麼的話,第一,就是參與;第二,就是記錄;第三,就是盡可能地現下分享出去,讓其他不能來的人也有臨場感。這比我去坐在觀眾席的椅子上跟著喊口號更重要,因為這是我比大家能做的。


或者,這篇令人動容的深夜對話,提到其他國家對土地徵收的嚴謹程序,以及對人民財產的尊重:
重點不在用什麼樣的價碼徵收『土地徵收』這個舉動是國家動用人民賦予的公權力,強制把人民的財產(土地)奪走。目的是為了促進整個國家的發展。而財產受損的人民,政府發與「補償費」,補償他們的損失。
請注意,那是補償費!那不是政府跟你「買」地!那是政府把你的東西變成他的!
徵收,應該是國家最不應該動用的一個手段!因為那是國家去搶人民的東西!


懶人包作完了(喘氣),如果看完上面這些文章,你還想投票給下列立委,那我也只好起立致敬輸給你了。
台北市:丁守中、羅淑蕾、蔡正元、林郁方、蔣乃辛、費鴻泰、賴士葆
新北市:林鴻池、林德福、盧嘉辰、羅明才
高雄市:林益世、侯彩鳳、江玲君
彰化縣:林滄敏、鄭汝芬
嘉義市:江義雄
連江縣:曹爾忠
原住民:廖國棟、孔文吉、簡東明
不分區:洪秀柱、徐少萍、紀國棟、陳淑慧、吳清池
另外還有十一名不續任立委:趙麗雲、楊仁福、廖婉汝、陳杰、郭素春、鄭金玲、李復興、劉盛良、潘維剛、李明星、帥化民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如何將細節描寫轉換成超能力?

請想像一下,你的眼前有一間房間。

好了嗎?

那麼,如果我告訴你,這是一間廚房,你想像中的那間房間裡是不是改變了?

那,我再告訴你說,那是一間「打烊後的餐廳廚房,昏暗、悄然無聲,只有後窗透著外頭閃爍的街燈。」請問一下,你想像中的那間房間,是不是又開始幻化起來?

就如同史蒂芬金曾提過的,寫作是一種心電感應。而透過對細節的描寫,不可思議的魔力便因此展現。

(可以看看《史蒂芬金談寫作》一書,裡面有更多有趣的故事。我個人最喜歡他談到自己當時賣出《魔女嘉莉》的精裝版版權那一段過程。)

至於,要怎麼運用細節描寫並將期轉換成心電感應的魔力,也許你可以看看這一篇文章。

節錄:

Which details should you choose?  Look for…

*Details that differentiate.(與眾不同的細節) 
*Details that suggest a larger picture.(富含暗示的細節)

*Remember your narrative point of view.(依照你描寫的角色視角)


參考: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siri將成為精神毒藥?


完整原文請看:
http://www.foxnews.com/health/2011/12/07/iphones-siri-psychological-poison/

簡單地說,就是有精神醫學學者認為,siri過於擬人的存在將會導致人們對於人際關係的混淆,進而錯亂人與機器之間的連繫關係。

嗯,這還真是難以否認的論點。畢竟所有的「科技」發展都朝著我們曾經以為的「科幻」走去。不論是虛擬代理人、人工智慧、火星登陸、觸控操作......,都是以往科幻小說或電影的題材,如今一一實現(或即將實現)。

但這樣的發展目前看來卻也不是少數幾個人就能改變得了,我也只能期待,人類的善因子可以利用科技,將人們帶往更美好的未來。

就像該文作者於開頭所提及的其他兩像類比物:暴力電玩與街頭藥物。其實他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演變成雞生蛋或蛋生雞般的混沌議題了。

(到底是人類潛藏的暴力因子需要暴力電玩來疏導,還是因為暴力電玩導致人類雞類更多暴力元素在心中?同樣的,關於科技倫理的問題也極有可能導入相同的混沌模式中啊...)

參考: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那些擁有創意的傢伙們排行第一的生活習慣是...


獨處。
你認為孤獨能讓你成為更好的小說家;但其他人覺得你越來越混蛋了。
如果看上面那張圖不能理解的話,也許可以看看下面那篇文章。

參考: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如何耍狠不帶髒字?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有一句英文一直在腦海中盤旋不去。那就是電影《教父》裡頭最著名的台詞:「I'll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相信有看過《教父》的人都知道,當教父柯里昂第一次說完這句話之後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情。那真是令人不寒而慄啊!

不過,在查詢這句台詞的時候,也意外地看到一些小八卦(內容詳見這篇文章)。有人說電影裡頭那位花心的歌星,也是維多柯里昂教子的那個角色,是在暗喻知名歌手法蘭克辛那屈。當然,法蘭克是絕對不會承認就是了...XD

話說回來,這句台詞真的是嗆聲不帶髒字的最高境界。沉著、冷靜,不僅優雅還帶上十足的自信。當一個人能讓另一個人無法拒絕任何事的時候,也就可以為所欲為啦!

參考:

"kale" 在美語俚語裡有 money 的意思

kale的意思除了「 羽衣甘藍 」之外, 在美國俚語裡,也有 "money"的意思。 第一次接觸到這個字是因為聽 Ellen Degeneres的《Seriously...I'm kidding》有聲書。他在其中一章「生活的祕密」裡頭,只寫了一...